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三个突破”在郓城:昔日采煤塌陷地 今时湿地生态区 世界新消息

时间:2023-04-22 16:35:08     来源:大众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众网记者 李庆波 郓城报道

郓城煤炭资源丰富,但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产生了大量采煤塌陷地。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郓城工作队了解这一情况后,结合自身优势,持续探索矿区生态环境整治与土地资源保护复垦、加快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融合实践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修复与土地复垦利用到乡村振兴加速度让“煤城变美城”的特色路子。

过往,位于郓城县张营街道的1730亩采煤塌陷地,地势高低落差大,植被稀疏,以芦苇、杂草为主,土地利用率极低。但当下,塌陷区内水塘内荷花竞相开放,岸边多样水生植物蓬勃生长,摄影爱好者和观光游客流连其间。

这片塌陷区正处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郓城农业科技示范园内。为把采煤塌陷地改造成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自2022年,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郓城工作队积极与山东省农科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相关专家对接,就如何有效改良利用科技示范园采煤塌陷地开展了多次调研,并联系本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邀请莲藕、水稻、养殖、生态修复等各方面专家,实地勘查,多渠道汇集项目、技术、资金,因地制宜编制了《郓城藕莲渔一体化特色种养基地概念性规划(2022-2025)》,已通过专家论证。

按照园区规划,2022年5月,山东省农科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专家到现场连续蹲点确定了土地翻耕、肥水管理、水田建设等田间作业标准,积极联系藕种、有机肥、水稻插秧等相关工作,经过多方努力,顺利完成包括花莲、睡莲、藕莲在内的莲藕及优质水稻新品种的种植工作,共指导完成种植940亩,在引入新品种的同时,也配套了绿色轻简栽培、高效种养等新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有机融合,建立了稻鸭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

2022年9月,在山东省农科院郓城科技示范园成功举办了农文旅融合现场观摩会,园区内莲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绿色植物生长旺盛,生态环境优美,2022年11月,完成优质水稻测产工作,三个水稻新品种亩产均在550公斤以上,这些均充分展示了农科专家将采煤塌陷地变湿地生态改良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塌陷地改良为湿地生态典范,建立集种养、加工、销售、观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模板,不仅有效改良了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增加了粮食、水产产品产出,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

今年3月,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郓城工作队联合山东省农科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相关专家进一步规划设计科技示范园农文旅融合模板。针对藕莲、水生动物、水稻种养方案进行交流探讨,计划将黄鳝、泥鳅、小龙虾等水生动物引入示范园区,探索构建多种立体种养模式,确定种养规模、时间节点等关键因素,进一步提升了农文旅融合模板的建设标准。

郓城县张营街道采煤塌陷地农文旅融合模板的成功打造,建立示范了藕渔、稻渔、稻鸭等多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做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实现了生态改良、环境美化、农业绿色发展,不仅带来了观赏价值,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为其他荒废的采煤塌陷地的生态改良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同时为打通科技进村入户(入企)提供了新思路。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化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