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尼尔和塞尔维亚是两个国家,都在欧洲
1918年,同盟国战败,塞尔维亚得以复国,该年12月,塞尔维亚、邻国黑山以及由原奥匈帝国所管辖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伏伊伏丁那共同组建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即南斯拉夫的前身。
铁托于1980年逝世后,民族矛盾开始激化,最终导致了南联盟1990年代初期的解体。1992年之后,南联盟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加盟共和国。1999年,塞尔维亚在科索沃战争中遭到北约的轰炸,战争以国际社会接管科索沃告终。
【资料图】
2003年,南斯拉夫联邦重新组建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透过公民投票决定正式独立,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国会亦宣布独立并且成为塞黑联邦的法定继承国,塞黑联邦因而解散。
。阿尔巴尼亚民族和塞尔维亚民族,对科索沃地区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民族感情,前者把它视为自己的“摇篮”,而后者认定它是自己的“圣地”。
1、科索沃地区最早的居民是阿尔巴尼亚人。(远古时期)
。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也就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土著伊利里亚人,远古时期就生活在科索沃,后来归顺古罗马帝国并信奉基督教。
2、科索沃地区最早建立国家的是塞尔维亚人。(中世纪早期)
塞尔维亚人是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由从中东欧南下到巴尔干的斯拉夫人与当地人融合而成的一个南部斯拉夫民族,在拜占庭帝国时期信奉了东正教。也就在此过程中,科索沃被越来越多的南斯拉夫人占据并于1014年并入拜占庭帝国。
1217—1459年间,塞尔维亚人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在其鼎盛时期,巴尔干半岛的2/3都属于他们的疆域,国王斯蒂芬·杜尚当时就自称“塞尔维亚人、希腊人、保加利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的皇帝”。
3、科索沃地区是两个民族共同的“圣地”。(14世纪)
14世纪奥斯曼帝国侵入巴尔干半岛之后,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都在科索沃同入侵者进行了英勇的战斗,1389年6月和1448年10月发生的两次科索沃战役就是很好的见证。
第一次科索沃战役是塞尔维亚大公率领巴尔干联军抵抗奥斯曼军队;第二次科索沃战役是阿尔巴尼亚人抵抗奥斯曼军队。因此,科索沃对他们来说都是民族的圣地。
4、对伊斯兰教和奥斯曼帝国不同的态度,导致了两个民族在科索沃地区分道扬镳。(中世纪后期)
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巴尔干之后,利用税赋作为筹码迫使科索沃的居民改变宗教信仰。阿尔巴尼亚人为了不交赋税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改信了伊斯兰教,成了穆斯林;而不肯改变宗教信仰而又难以承担税收重负的塞尔维亚人被迫离开科索沃前往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地区。
土耳其统治者将流亡者留下来的土地与房屋分给了改变了宗教信仰的阿尔巴尼亚人,并把居住在相邻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迁入科索沃。到18世纪,科索沃已成为阿尔巴尼亚人占多数的地区。总的来看,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的五百多年中,阿尔巴尼亚人是受益者,而塞尔维亚人是受害者。
5、塞尔维亚人夺回科索沃后的民族政策,导致与阿尔巴尼亚人结下深仇。(近代)
两次巴尔干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塞尔维亚人才在俄国人支持下重新控制了科索沃。在1919年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国中,占主导地位的塞尔维亚人对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采取了报复政策,将许多阿尔巴尼亚人驱逐到土耳其。
在各方面给予歧视,阿尔巴尼亚人的许多基本公民权利被剥夺。正因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不是与南斯拉夫人一起进行抵抗德意法西斯斗争,而试图在德意的支持下建立一个大阿尔巴尼亚。
6、南联盟解体后,两族发生惨烈战争,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在国际力量支持下终于独立建国。
1998年2月阿族分裂分子对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发动攻击,双方都有伤亡,科索沃战争爆发。北约宣布派军舰前往亚得里亚海,六国联络小组要求南联盟和科索沃解放军开始和平谈判。两次谈判都流产了。南联盟不仅不接受协议,而且加紧对科索沃解放军发起猛烈的进攻。
1998年3月24日晚8时起,北约开始对南联盟发动长达七十多天的大规模空袭。在空袭的巨大压力和俄罗斯、芬兰等国的斡旋下,1999年6月9日,塞尔维亚和北约的代表签署了协议。经过多轮谈判后,科索沃终于在2007年2月17日宣布独立。
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是欧洲南部巴尔干地区两个相邻的国家,其中塞尔维亚共和国面积8.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首都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居民主要信奉东正教。阿尔巴尼亚共和国面积2.87万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首都地拉那。阿尔巴尼亚信奉伊斯兰教。
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两国因历史、宗教、民族等各种因素,尤其是在塞尔维亚境内的科索沃自治省问题上的立场完全对立,导致关系长期不合。科索沃地区曾是塞尔维亚民族的居住地,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入侵欧洲后,统治塞尔维亚长达近500年,期间大量归顺了土耳其并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移居科索沃地区,逐步改变了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结构,至1992年南斯拉夫联邦解体时,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族占比已近9成。在北约支持和武力干预下,目前科索沃已脱离塞尔维亚,呈独立状态。
塞尔维亚国家队是东欧国家塞尔维亚的官方足球代表队,前身是南斯拉夫国家足球队以及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足球队。在世界杯的历史中,塞尔维亚国家队一共参加过2届世界杯,但小组赛都遭到淘汰。
X
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塞尔维亚国家队与巴西、瑞士、哥斯达黎加同处E组。小组赛首轮,塞尔维亚国家队1-0哥斯达黎加拿到三分。但在接下来的两轮,塞尔维亚国家队先后不敌瑞士和巴西,最终无缘晋级16强。
附塞尔维亚国家队历届世界杯战绩:
2010年南非世界杯:小组赛1胜2负,无缘晋级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1胜2负,无缘晋级
不是。
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东接约旦,东北部与叙利亚为邻,南连亚喀巴湾,西南部与埃及为邻,西濒地中海,北与黎巴嫩接壤,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属地中海气候,地势东高西低。
塞尔维亚是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塞尔维亚国土总面积为88361平方公里,首都贝尔格莱德。与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北马其顿及阿尔巴尼亚接壤。
阿尔巴尼亚和塞维利亚因为科索沃战争,关系恶化,成为敌对关系。
瑞典和塞尔维亚过去2次交锋中,瑞典取得了1胜1负的战绩,往绩交锋中双方平分秋色。本场比赛初始指数给到瑞典主场让0.25球的让步,后市退至双方平手的指数,目前已经给到塞尔维亚在客场让0.25球的数据支持,瑞典坐镇主场在指数受让之下介入略过便宜,本场比赛看好塞尔维亚能够客场胜出。
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是欧洲南部巴尔干地区两个相邻的国家,分别信仰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其中塞尔维亚共和国面积8.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首都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居民主要信奉东正教。阿尔巴尼亚共和国面积2.87万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首都地拉那。阿尔巴尼亚信奉伊斯兰教。
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两国因历史、宗教、民族等各种因素,尤其是在塞尔维亚境内的科索沃自治省问题上的立场完全对立,导致关系长期不合。科索沃地区曾是塞尔维亚民族的居住地,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入侵欧洲后,统治塞尔维亚长达近500年,期间大量归顺了土耳其并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移居科索沃地区,逐步改变了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结构,至1992年南斯拉夫联邦解体时,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族占比已近9成。在北约支持和武力干预下,目前科索沃已脱离塞尔维亚,呈独立状态。
塞尔维亚认为科索沃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对居住在科索沃的塞族,如果被科索沃政府排挤、歧视,自己是有义务进行提供保护的。但是,科索沃是北约和美帝在打南斯拉夫之后独立出来的,所以科索沃自已认为,这是自己国家内部的事情,塞尔维亚无权过问。
这两个球队肯定是巴西队更厉害,因为巴西队是传统球队,近几年取得了重大突破,姆巴托作为中心人物,帮助球队取得了好成绩!
X 关闭
2023-05-22 15:02:13
2023-05-22 14:22:52
2023-05-22 13:45:49
2023-05-22 12:10:58
2023-05-22 11:38:49
2023-05-22 11:17:19
2023-05-22 10:50:12
2023-05-22 10:08:35
2023-05-22 09:50:37
2023-05-22 09:10:52
2023-05-22 08:40:09
2023-05-22 07:52:01
2023-05-22 06:33:49
2023-05-22 04:53:21
2023-05-22 02:07:53
2023-05-21 22:47:26
2023-05-21 21:38:15
2023-05-21 20:32:37
2023-05-21 19:12:38
2023-05-21 18:21:54
2023-05-21 16:59:20
2023-05-21 16:12:32
2023-05-21 14:56:59
2023-05-21 14:00:56
2023-05-21 12:58:14
2023-05-21 11:43:27
2023-05-21 10:57:44
2023-05-21 10:04:13
2023-05-21 09:01:36
2023-05-21 07:49:46
2023-05-21 06:30:15
2023-05-21 04:39:48
2023-05-21 01:20:56
2023-05-20 22:50:58
2023-05-20 21:24:47
2023-05-20 20:13:00
2023-05-20 18:21:19
2023-05-20 16:59:34
2023-05-20 16:09:37
2023-05-20 15:09:08
2023-05-20 14:00:56
2023-05-20 13:01:43
2023-05-20 11:03:23
2023-05-20 09:56:54
2023-05-20 09:30:04
2023-05-20 08:46:09
2023-05-20 07:40:09
2023-05-20 06:25:31
2023-05-20 04:45:48
2023-05-20 02:07:33
2023-05-20 00:03:36
2023-05-19 22:21:38
2023-05-19 21:17:12
2023-05-19 20:57:39
2023-05-19 19:48:12
2023-05-19 19:19:11
2023-05-19 18:28:40
2023-05-19 18:04:49
2023-05-19 17:12:12
2023-05-19 16:52:26
2023-05-19 16:19:52
2023-05-19 15:59:37
2023-05-19 15:19:08
2023-05-19 14:30:20
2023-05-19 13:53:39
2023-05-19 13:18:37
2023-05-19 12:13:18
2023-05-19 11:59:45
2023-05-19 11:31:44
2023-05-19 11:08:25
2023-05-19 10:32:31
2023-05-19 10:01:52
2023-05-19 09:44:16
2023-05-19 09:08:42
2023-05-19 08:32:02
2023-05-19 07:44:31
2023-05-19 06:51:34
2023-05-19 05:58:57
2023-05-19 04:56:28
2023-05-19 01:40:22
2023-05-18 23:20:29
2023-05-18 22:22:27
2023-05-18 21:26:29
2023-05-18 20:52:44
2023-05-18 20:01:02
2023-05-18 19:03:10
2023-05-18 18:38:54
2023-05-18 18:06:20
2023-05-18 17:19:08
2023-05-18 16:56:19
2023-05-18 16:31:55
2023-05-18 16:00:04
2023-05-18 15:24:03
2023-05-18 15:05:20
2023-05-18 14:03:50
2023-05-18 13:22:38
2023-05-18 12:44:18
2023-05-18 12:15:41
2023-05-18 11:39:32
2023-05-18 11:03:42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化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