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供图 陈锦兴/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作为交易端改革的重要举措,证券交易所下调融资保证金比例。沪深北三大交易所近日发布通知,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此调整自2023年9月8日收市后实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市场人士认为,适度降低保证金比例,将扩大市场存量投资者可交易的规模,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增加证券市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同时吸引增量资金入场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后续可以进一步关注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降低融资融券费率、将ETF纳入转融通标的进展等。
两融投资者
将获得更多融资额度
融资保证金比例,是指投资者融资买入时交付的保证金与融资交易金额的比例。例如,当融资保证金比例为100%时,投资者用100万元的保证金最多可以向证券公司融资100万元买入证券。而当融资保证金比例降低至80%时,客户用100万元的保证金最多可以向证券公司融资125万元买入证券。
这意味着在保持原有保证金水平不变的基础上,两融投资者能够获得更多的融资额度。国泰君安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方奕表示,投资者在保证金金额一定的情况下,保证金比例越低,投资者向证券公司融资的规模就越大,杠杆效应就越显著,适度降低保证金比率有利于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功能发挥,盘活存量资金,本次调整同时适用于新开仓合约及存量合约,投资者不必了结存量合约即可适用新的保证金比例。
截至8月25日,融资融券余额为15568.71亿元,平均担保比例维持为261.2%,整体业务风险安全可控。证监会表示,在杠杆风险总体可控的基础下,适度放宽融资保证金比例,有利于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功能发挥,盘活存量资金。
方奕认为,两融投资者是股票市场交易当中的重要参与力量。“近五年以来,在市场交投相对活跃的时期,两融交易占沪深总成交的比例能够达到10%以上。”方奕说,适度放宽融资保证金比例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该举措不仅是提振两融投资者信心的助推器,也是发挥活跃资本市场作用的重要媒介。
两融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融资保证金比例自2015年调整至不得低于100%以来,虽然融资融券业务规则近些年来经历多次修订,但融资保证金比例的最低限额未再进行调整。方奕指出,复盘2015年保证金调整后的融资行为和市场表现可发现,保证金比例的调整确实能够引导融资行为,并带来融资余额的明显变化。
Wind数据显示,2015年10月份~11月份,A股市场融资余额从9000亿元不断攀升至1.2万亿元。在融资保证金比例提升后,到2016年1月份,融资余额重回9000亿元级别。
在业内看来,这次证券交易所下调融资保证金比例,两融规模有望持续提升。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2016年以来两融平均担保比例维持在268%,当前这一指标也在历史均值附近,业务整体风险可控。同时,目前两融交易占A股交易额比重约7%,处于历史较低位置,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两融规模有望获得提升。
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也认为,本次融资保证金比例的放宽,将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合理交易需求,有利于提升两融余额规模,促进两融业务发展,预计市场两融规模有望持续提升,进一步活跃市场交易。
交易端改革重要一环
作为交易端改革的重要一环,根据证监会“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安排,除了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以外,融资融券还将迎来一系列的改革,如进一步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降低融资融券费率,将ETF纳入转融通标的等。
据统计,目前融资融券的股票数量为3300多只,约占目前A股股票总数的六成,若进一步扩大两融标的范围,将更广泛的覆盖A股个股标的;融资融券的ETF标的有278只,通过各大跟踪指数的ETF覆盖了广泛的A股个股;融资融券费率在过往几年中也在持续下调。
据方正证券金融团队测算,券商行业平均两融费率已从2019年的7.2%降至目前的6.2%左右。该团队表示,券商展业过程中会有费率优惠及针对不同资产规模的差异化费率,近年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券商负债成本下降以及两融制度优化等因素影响,行业平均费率下行。
该金融团队认为,券商两融业务以获取利差为商业模式,若费率调降幅度大于负债端调降幅度,则可能在短期对利差收入有一定影响;但随着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规模扩容,券商有望受益于两融扩容带来的成长空间。
X 关闭
2023-08-31 07:17:23
2023-08-31 05:00:01
2023-08-30 23:07:08
2023-08-30 21:23:54
2023-08-30 18:44:03
2023-08-30 17:57:13
2023-08-30 16:43:51
2023-08-30 15:06:04
2023-08-30 14:09:54
2023-08-30 12:50:02
2023-08-30 11:16:36
2023-08-30 10:01:35
2023-08-30 09:09:34
2023-08-30 08:05:01
2023-08-30 06:34:39
2023-08-30 02:36:30
2023-08-29 20:58:18
2023-08-29 19:10:53
2023-08-29 17:44:44
2023-08-29 14:53:21
2023-08-29 13:30:51
2023-08-29 11:58:54
2023-08-29 09:34:30
2023-08-29 08:49:23
2023-08-29 07:01:34
2023-08-29 05:00:11
2023-08-28 22:51:23
2023-08-28 19:51:33
2023-08-28 18:08:31
2023-08-28 16:46:15
2023-08-28 15:17:08
2023-08-28 12:32:09
2023-08-28 10:53:54
2023-08-28 09:01:29
2023-08-28 07:18:00
2023-08-28 01:09:48
2023-08-27 21:15:19
2023-08-27 18:59:12
2023-08-27 16:48:54
2023-08-27 15:00:37
2023-08-27 11:30:52
2023-08-27 10:02:09
2023-08-27 07:47:57
2023-08-27 03:59:13
2023-08-26 21:50:19
2023-08-26 19:20:26
2023-08-26 17:20:10
2023-08-26 15:18:03
2023-08-26 13:03:10
2023-08-26 11:09:03
2023-08-26 08:51:46
2023-08-26 06:52:21
2023-08-26 03:30:59
2023-08-25 22:55:21
2023-08-25 20:56:07
2023-08-25 19:20:57
2023-08-25 17:44:42
2023-08-25 16:15:49
2023-08-25 14:45:55
2023-08-25 13:07:40
2023-08-25 11:46:46
2023-08-25 09:54:40
2023-08-25 08:57:56
2023-08-25 07:58:50
2023-08-25 05:51:07
2023-08-25 00:50:36
2023-08-24 21:42:38
2023-08-24 19:59:09
2023-08-24 18:37:26
2023-08-24 16:55:22
2023-08-24 15:36:41
2023-08-24 14:22:29
2023-08-24 12:44:32
2023-08-24 11:22:03
2023-08-24 09:41:46
2023-08-24 09:02:27
2023-08-24 05:19:20
2023-08-23 23:34:27
2023-08-23 21:24:58
2023-08-23 19:45:36
2023-08-23 18:16:24
2023-08-23 16:50:13
2023-08-23 16:13:38
2023-08-23 15:42:43
2023-08-23 14:00:52
2023-08-23 13:03:34
2023-08-23 11:17:07
2023-08-23 10:07:10
2023-08-23 08:43:53
2023-08-23 07:41:26
2023-08-23 04:48:28
2023-08-22 23:12:17
2023-08-22 21:00:45
2023-08-22 19:34:44
2023-08-22 18:16:34
2023-08-22 17:22:43
2023-08-22 16:21:25
2023-08-22 15:10:26
2023-08-22 14:02:51
2023-08-22 12:49:43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化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