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邓茜 许嘉桐)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发表评论文章说,美国发动的贸易战是一场“负和游戏”,将被证明得不偿失。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也将美国贸易政策归为其“零和经济学”的一部分,认为美国对华贸易敌意可能逆转多年来令美国取得巨大成功的政策,结果将适得其反。这表明,美国贸易政策损人不利己的反智本质,正引发越来越多反思。
这是2022年3月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总统拜登。拜登当天宣布提高联邦政府采购的“美国货”中美国制造零部件的比重,以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和增强国内供应链。贸易专家批评此举具有鲜明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不利于推动市场竞争,将推高联邦政府采购成本和通胀压力。新华社发(沈霆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美国肆意挥舞制裁大棒,不但未改变美国产业对外依赖程度,难使制造业回流美国,更使全球供应链更加复杂和脆弱,对全球经济造成深层次伤害。且其本国企业也成本提高、创新和竞争力下降,消费者利益受损。事实证明,在世界经济高度融合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凭一己之力取得持久发展。无论是“负和游戏”还是“零和经济学”,都与合作共赢的全球共识相悖,必将造成各方皆输的恶果。
据统计,美国上届政府累计实施逾3900项制裁措施,相当于平均每天3项。拜登政府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还宣布将联邦政府采购的“美国货”中美国制造零部件的比重提高至75%,这是70年来“买美国货”政策的最大变化。这些做法具有鲜明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严重伤害全球贸易信心。
“美国的‘零和经济学’在现实经济领域不可能实现,经济关系中的逻辑要么是双赢,要么是双输,不存在单方面赢而另一方输的结果。”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濑口清之表示,美国把零和思维用在经济上,试图通过各种限制措施,达到抑制别人、自己胜出的目的,最终一定会付出代价。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计,若美国提高关税引发他国反制,将导致全球贸易成本上涨10%,全球贸易量减少6%。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表明,若全球爆发严重贸易战,世界经济将重现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这是2021年10月2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商务部大楼。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美国贸易战损招违背经济规律,侵蚀全球高效合作根基。当前全球产业格局是国际贸易和投资长期发展的结果,集中体现了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各国基于本国优势生产,从相互贸易中获利。经济活动跨越国界和区域,全球化提供时代红利,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说:“如今美国违反公平竞争原则,推行‘零和经济学’,是在与全球共识相背而行。美国从意识形态和国际地缘政治出发,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长臂管辖’措施促使制造业回流是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
美国推动去全球化,造成回归自给自足经济的风险,正在加深国际社会忧虑。《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发表题为《贸易战得不偿失》的评论文章说,世界贸易放缓、某些国家诉诸“经济民族主义”,以及西方(尤其是美国)内部甚嚣尘上的“脱钩”言行,正在重创全球经济。这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转折,其结果不可预测,而且很可能是破坏性的。
这是2022年4月20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美联储大楼。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美国贸易战损招罔顾“全球民生之账”,亏蚀民生福祉,损害全球民众切身利益。
沙特阿拉伯财经专家瓦力德·优素福认为,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虽然会使该国部分群体受益,但代价是将资源错配到低效部门,总体上沿产业链向下倒退,这将拖累经济发展潜力。制造业回流导致成本增加,必然使产品价格高昂,缺乏竞争力。回流产业得以生存的保障,无非是政府补贴或者消费者买单,这都将损害纳税人和民众利益。
对世界而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导致供应链紊乱,推升全球通胀,造成各国民生成本骤增,脆弱国家民生困境加剧。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金融专家夏华声表示,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试图通过对多国产品加征关税以及对跨国公司提供更大税收优惠,将利润和股息带回美国进行再投资和工业化。拜登政府继续实施这种以激励和直接补贴为主的产业政策,结果助推高通胀并波及全球,让全世界承受其反智政策的后果。
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此前巨量“放水”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溢效应综合影响下,全球通胀升至40年来高点,超过60%的低收入国家面临债务困境。
X 关闭
2023-05-14 16:05:56
2023-05-14 15:12:21
2023-05-14 13:29:28
2023-05-14 12:14:01
2023-05-14 11:17:08
2023-05-14 10:09:34
2023-05-14 09:07:06
2023-05-14 08:04:52
2023-05-14 07:10:08
2023-05-14 05:43:57
2023-05-14 03:25:27
2023-05-14 00:01:50
2023-05-13 22:17:45
2023-05-13 21:04:31
2023-05-13 19:07:52
2023-05-13 18:18:24
2023-05-13 16:55:58
2023-05-13 16:05:03
2023-05-13 15:12:31
2023-05-13 13:45:59
2023-05-13 13:02:13
2023-05-13 11:05:07
2023-05-13 10:07:05
2023-05-13 09:42:12
2023-05-13 07:55:24
2023-05-13 06:33:19
2023-05-13 05:13:01
2023-05-13 02:47:58
2023-05-13 00:18:07
2023-05-12 22:23:19
2023-05-12 21:38:30
2023-05-12 20:25:48
2023-05-12 19:54:49
2023-05-12 19:09:19
2023-05-12 18:45:40
2023-05-12 18:09:30
2023-05-12 17:47:55
2023-05-12 17:18:22
2023-05-12 17:07:53
2023-05-12 16:38:11
2023-05-12 16:28:04
2023-05-12 15:56:56
2023-05-11 19:36:51
2023-05-11 18:09:14
2023-05-11 17:39:47
2023-05-11 17:00:39
2023-05-11 16:51:35
2023-05-11 16:23:30
2023-05-11 15:46:45
2023-05-11 15:13:50
2023-05-11 15:01:35
2023-05-11 14:06:36
2023-05-11 13:24:56
2023-05-11 12:46:19
2023-05-11 12:12:58
2023-05-11 11:47:49
2023-05-11 11:29:01
2023-05-11 11:03:34
2023-05-11 10:49:26
2023-05-11 10:10:54
2023-05-11 09:50:31
2023-05-11 09:25:02
2023-05-11 08:59:29
2023-05-11 08:07:03
2023-05-11 07:37:34
2023-05-11 06:44:42
2023-05-11 05:42:20
2023-05-11 03:59:26
2023-05-11 01:44:58
2023-05-10 23:06:12
2023-05-10 22:04:10
2023-05-10 21:13:49
2023-05-10 20:07:06
2023-05-10 19:11:51
2023-05-10 18:31:23
2023-05-10 18:03:02
2023-05-10 17:45:02
2023-05-10 17:07:47
2023-05-10 16:43:25
2023-05-10 16:00:17
2023-05-10 15:51:13
2023-05-10 15:14:33
2023-05-10 15:00:09
2023-05-10 14:14:05
2023-05-10 13:33:18
2023-05-10 13:02:25
2023-05-10 12:34:09
2023-05-10 12:05:39
2023-05-10 11:31:20
2023-05-10 10:56:01
2023-05-10 10:27:58
2023-05-10 10:07:05
2023-05-10 09:21:58
2023-05-10 08:49:12
2023-05-10 08:18:16
2023-05-10 07:40:13
2023-05-10 06:52:45
2023-05-10 06:01:45
2023-05-10 05:03:12
2023-05-10 02:07:55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化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